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原创]品读夏同龢状元第牌坊征联揭晓联

  • 辛源
楼主回复
  • 阅读:30357
  • 回复:16
  • 发表于:2013/3/6 22:22:14
  • 来自:贵州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麻江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品读夏同龢状元第牌坊征联揭晓联

辛源

 

        导读:

        品读认为:夏同龢状元第牌坊揭晓联,对联要素没有工对,均为邻对、宽对。对联写作要求:主联,文风不端、语意不实不详;横额,语意平淡,与主联共同脱离了“状元”概念,起不到标题、统题、点题、深化主题作用;副联㈠,用语贴切、新颖、灵动、自然,是揭晓联中之佳对。副联㈡,语意南辕北辙,两“中”复用失对。

       本文分一前言、二对联概念、三品读、四品读后记述。

       一、    前言

        2012年3月10日,楼主“野风”在《网上麻江》发表署“麻江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名的《夏同龢状元第牌坊征联启事》(下称《征联启事》)。2012年6月5日,“岩虎山人”以《贵州麻江县夏同龢状元第牌坊征联评选结果揭晓》(下称《征联揭晓》)公布。对于揭晓联,多人有看法,于是引发了我的这次品读。
        品读,以《对联作法》为纲,用《现代汉语》概念,逐《征联揭晓》原题,进行“对联要素”、“对联写作要求”解析。

        二、    对联概念

       对联是由两个形式相对、意义相关的句子组成。上下两句对偶(对仗)是对联的重要特点。对联对仗或严或宽,有工对、邻对和宽对之分。

     (一)      对联要素

       一副好对联,应该做到:内容高度概括,文字高度凝炼,形式属对工整,音节和谐悦耳。因此,对联要具备字数相等、句式相同、平仄和谐、语意相关四要素。
       字数相等  字数相等是对联的起码要求。因字数相等易于辨清,品读省为三要素。
       句式相同  对联句式相同,一是词类相当,二是结构相应。词类相当,就是上下联对应词,做到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数词对数词,等等;结构相应,就是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
       平仄和谐  平仄和谐,就是联内横向平仄交替、竖向平仄对立。这就是对联讲究的声律,声指平仄,律为平仄分布的规律。对联平仄对式,有格律对、双数字对、句脚、变格对(拗体)。这些对式有一定讲究:五言、七言类短联常用格律,有平起式、仄起式;九言、十一言类较长联,则应用五言+七律的平仄规律;长联,则用双数字对或句脚对;至于变格对,是为照顾上下联句的特殊情况的不得已之作。
       对联除调好平仄外,还要解决好语句的节奏。语句的节奏,一是上下联要等同,二是上下联要顺畅。节奏顺畅,一是以最后节拍是单数为好,二是组成句子的字数是单数比双数好。半联两句以上,最后句是单数比双数好。
        语意相关  语意相关是对联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要素。无论“正对”、“反对”、“串对”,上下联都必须是意脉密切相联的有机整体。

       (二)对联写作要求

       具备了对联要素,还不一定是好对联,因为对联还有贴切、新颖、灵动、自然的写作要求。否则,可能就是平庸之作。
        贴切,内容要切人,切事,切情,切地等。换句话说,就是要有针对性。
        新颖,一是要体现时代精神,二是要语言清新。
        灵动,文章忌平、忌板(呆),灵活多样,曲折有致。
        自然,语言自然美,一是不要一味死扣声律、词性和平仄,而顾此失彼;二是不要为了堆砌华丽词藻,丧失自然;三是用典使事要得当;四是不宜说假话、过头话,而使作品不真实。此外,对联要忌“合掌”,就是忌上下联语意相同;其次忌“失对”,上联用复字入联,下联也要以复字相对;上联用数词,下联也要数词相对;否则失对。

       (三)横额要求

         横额,又叫横推、横批、横联、对子脑。横额与对联的关系:相辅相成,对联是文章横额是标题,对联写意横额题名、点睛,额联互补。横额对主题的作用:画龙点睛,点明主题,补充、深化主题。
       横额写作要求:切合对联主题,统括联意,深化主题,言简意赅,尽量少用与对联相同的字,减少不必要的重复。

       三、    品读


      (一)牌坊主联

       毓秀钟灵,高枧长留才子第;崇文尚学,麻江犹沐状元风

                                                  作者:陈亮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界牌镇林山村十一组

        注释:【毓秀钟灵】 是成语“钟灵毓秀” 的语序调整,根据成语结构的固定特征,已为一般短语,故以本义注释。毓:(动)养育;秀:(形)特别优异;钟:(动)集中;灵:(形)聪明;词义:养育优异集中灵气。(括号注词类,下同。)【长】(形)指时间。【才子】(名)聪明而有才华的人。【崇文尚学】崇:(动)重视;文:(名)文化;尚:(动)注重;学:(名)知识;词义:重视文化注重知识。【犹沐】犹:(副)如同;沐:(动)洗头发,借指蒙受;词义:如同蒙受。【状元】(名)科举时代考起第一名的人。【风】(名)风气。

        1、对联要素分析

        第一要素  句式相同

        句式列析:

       上联   毓  秀  钟  灵,  高  枧  长  留  才  子  第

       词类   动  形  动  形      名           形  动  名      名

       结构   补  充  补  充                     偏  正  偏      正

                 连  谓  短  语                      动   宾   短    语

                非  主  谓  句        主  语     谓                  语

       下联   崇  文  尚  学,  麻  江  犹  沐  状  元  风

       词类   动  名  动  名     名         副  动  名      名

       结构   动  宾  动  宾                   偏  正  偏      正

                  连  谓  短  语                  动   宾   短    语

                  非  主  谓  句      主语 谓        语

         句式中,下联第一层“文”(名)、“学”(名)、“犹”(副)与上联“秀”(形)、“灵”(形)、“长”(形)词类不相对;第二层,“崇文尚学”是动宾、动宾结构,与上联“毓秀钟灵”补充、补充结构不相对。根据分析,下联有小部分成分不相对,属于宽对。

       第二要素  平仄和谐

       平仄列析(“―”代平声,“√”代表仄声。下同。)

       声调  √ √ ――   —√ ― ―― √ √

                毓秀钟灵,高枧长留才子第

       声调  ――√ -  ――― √  √ ――

               崇文尚学, 麻江犹沐状元风

       平仄  主联属较长联。上联循五言仄起式+七言仄起式格律,但“高”字不是仄声;下联循五言平起式+七言平起式格律,因“学”、“犹”不是仄声;故亦不成律对。因第四字“学”与“灵”平仄不对立,亦不成双数字对。再看,首句句脚“学”与“灵”不对立,故句脚对不成立。至于“变格对”,全联没有需要特别照顾的词语,因此不宜以“变格对”看待。综上分析,主联平仄对式属于邻对。
       节奏  上联由“毓秀钟灵”、“高枧”、“ 长留”、“才子第”四个词或短语组成,节奏是“四二二三”,下联亦同,故节奏等同。主联11字,后句节拍是“三”的单数,为节奏顺畅。综上,平仄邻对,节奏等同、顺畅。

       第三要素  语意相关

       上联头句“毓秀钟灵”写自然环境,下联头句“崇文尚学”写社会文风,语意不相关,但是遥对;句中,“高枧”指地点,“麻江”指全县,因行政隶属关系而相关;“长留”与“犹沐”词意并列;联末,“才子第”和“状元风”不是同小类短语,不相关。上下联各述一个事物,略有相关,属于宽对。

       本题述:句式宽对,平仄邻对,节奏等同、顺畅,语意略相关。

         2、对联写作要求分析

        贴切  上联,“毓秀钟灵”赞美自然环境,切情。“高枧长留才子第”,切地但不切事。“才子”指聪明而有才华的人,“状元”为科举考试第一名的人,两者差距很大。从广义说,才子可以包括状元在内;从狭义来说,在主联语境中,“才子”不能代称“状元”。《历史卷·唐朝科举制》:唐朝开科考试,选拔官吏的途径有三:一是由京师、郡县学堂保送赴考的“生徒”;二是地方人士由州县初试合格赴考的“乡贡”;三是由皇帝主考的“制举”,以待“非常之才”。“制举”以待“非常之才”,说明“生徒”、“乡贡”就是才子,典释为“秀才”。又述:“各省乡试考中的人称为举人,举人赴京都经会试考中者为贡士,贡士经殿试考中者为进士。……进士的前三名称作状元、榜眼、探花”。由此看出,举人这个“非常才子”,要经过贡士——进士——探花——榜眼——才到状元。所以,用“才子”代称“状元”不贴切。再说,举人考取后“赐进士及第”,说明“举人”是社会称名。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只有“进士第”、“状元第” 名称,而没有“才子第”称呼。“才子”住宅称“第”只能是一种调侃。综上,“状元第”是书面语、口头语、专用名,“才子第”是临时组词。所以,“才子第”不能代替“状元第”,用以指代是对“状元第”的贬低。
       下联,“崇文尚学”即重视文化注重知识,描写社会文风,切情;“麻江犹沐状元风”,不切情。“犹沐”即如同蒙受,蒙受就是受到,前加“如同”就成了“感受”;“状元风”,扩展为“状元风气”,揣摩其意是指麻江夏同龢状元文化产业园建设和状元文化开发。麻江的这项工作,是“倾力打造”的、实实在在的,喻为“犹沐状元风”,语焉不详。故,下联词意朦胧,语不贴切。
       从上述分析看出,“才子第”、“状元风”词意生僻,语不贴切,属生造词。《现代汉语·词汇》述:“新造的词即使符合词法,也还需要群众的认可与普遍采用,才能成立。……否则便是生造词,徒然增加人们记忆上的负担,破坏了词汇的规范。”
       主联除生造词问题外,还有对成语的改动问题。“毓秀钟灵”是“钟灵毓秀”的语序变动,这个变动只为了与下联平仄相对。《现代汉语·熟语》述:“成语的结构形式一般是定形的、凝固的。它的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都是固定的,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或抽换、增减其中的成分。”当今,乱改成语的习气,屡遭专家学者批评。状元第门联应该是“进一步提升状元第文化品位,弘扬儒家文化精神”的典范,然而“毓秀钟灵”的产生却悖逆了“崇文尚学”意义。这是文风不端的体现。

       本题述:综上分析,上联用词不当,语含贬意;下联词意朦胧,语不贴切;全联存在生造词语和乱改成语的问题。总述,文风不端,语不贴切。

       主联评述:句式宽对,平仄邻对,节奏等同、顺畅,语意宽对,基本具备对联要素。对联写作,存在用词不当、语含贬意、词意朦胧、语焉不详和生造词语、乱改成语的问题。品读认为,主联是状元第的打门锤,是状元文化的领主,首当承担“夏同龢状元文化产业园建设和状元文化开发的主题和内容健康向上、激励后人”的重任。然而,令人失望的是:主联不主,文风不端,语意轻薄,如何挂于状元门第?

      (二)牌坊横额

       常仰贤

                                                 作者:陈小明,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太阳乡均和村

 

        “常仰贤”,即常常敬仰、思慕有德行有才能的人。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太多,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可见“常仰贤”是人之常情,因此“常仰贤”显出平淡。把“常仰贤”用于书体,还体现出黯然色彩,如同“常叨训诲”、“ 音容宛在”、“ 思亲罔极”等语体。因此,品读者认为“常仰贤”语意平淡黯然,意境不高。
        横额是对联的标题。把“常仰贤”作主联标题,不仅没有提高主题意境,反倒凸显人寰的低俗——因为仰贤危机才有倡导,这是个木桶效应,桶水溢之缘于损之。
        横额对于主题有点睛之效。“常仰贤”点出了“高枧长留才子第”的“仰贤”意义和“崇文尚学”含有的“仰贤”蕴意,使上下联有了相关。但是,主联“毓秀钟灵”的自然环境,和“崇文尚学”的社会人文环境,非是“常仰贤”所能点就之睛,最多也只起个装点效果。
       横额写作要切合主题、统括联意、深化主题。从上联的“才子第”、下联的“状元风”,再加上横额的“常仰贤”,组成了一个低于“状元”层面的概念,还能谈到“深化主题”?

       横额评述 “常仰贤”语意平淡黯然,与主联共同脱离了“状元”概念,没有起到标题、点睛、切合、统括、深化主题的作用。

      (三)牌坊副联㈠     

       同仰高才,才因报国才尤贵;龢臻盛景,景以宜人景自佳。
                        作者:陈自如,   地址:安徽省枞阳县陈瑶湖镇青山街
   

        注释:【同】同:(副)共同。【仰】:(动)敬慕。【因】(介)因为。【尤】(副)更加。【龢】龢:(形)温和,谐调。【臻】:(动)达到。【以】(介)因。【宜】(形)合适。【自】(副)当然。

           1、对联要素分析

          第一要素  句式相同

          副联㈠句式列析:

         上联    同  仰  高  才 ,  才  因  报  国  才  尤  贵
   词类 副  动  形  名        名   介  动  名  名  副  形

         结构    状  中  定  中        主         动  宾  主  状  中

                     动  宾  短  语        主  谓  短  语  主谓短语         

                     独    立    语          主             语  谓        语

          下联    龢  臻  盛  景 ,  景  以  宜  人  景  自  佳

          词类    形  动  形  名         名  介  形  名  名  副  形

          结构   壮  中  定  中           主      定  中  主  壮  中

                     动  宾  短  语          主  谓  短 语  主谓 短语 

                    独    立    语            主              语   谓       语

 

         下联“龢”(形)、“宜”(形)与上联“同”(副)、“报”(动)不相对;“宜人”(定中)与上联“报国”(动宾)不相对。少数不相对,句式邻对。

        第二要素  平仄和谐

       平仄列析:

       -√ ――     ――√ ― ― ―√   

       同仰高才,才因报国才尤贵 
  
  ―― √ √       √ √ ― ―√  √ —

       龢臻盛景,景以宜人景自佳
    

       平仄  上联前句为仄起式,后句为平起式,按五言仄起式+七言平起式格律,差第一字、第八字不是仄声;下联是五言平起式+七言仄起式,整齐以对。故,平仄邻对。
      节奏  上下联节拍均为“二二四三”, 最后节拍为“三”单数,节奏等同、顺畅。

       第三要素  语意相关

       副联㈠因“同龢”竖嵌相对,使上下联语意相关。“才因报国尤贵”、“景以宜人自佳”,赞夏同龢才贵和壮元第景色,语意相关。

       本题述:  副联㈠对联要素,句式宽对,平仄邻对,节奏等同、顺畅,语意相关。

        2、对联写作要求分析

        贴切  联中“高才报国” 赞夏同龢,“盛景宜人”写状元第,语意贴切。
       新颖  “才因报国才尤贵”,体现时代精神;“景以宜人景自佳”,体现人文景观取向;语意清新。将“同龢”分嵌为上下联第一字,叫竖嵌、首嵌;借“同龢”名义、字义相对,这是借对;将“才”、“景”两字各在上下联中不同位置重复相对,叫复字;用前一句结尾字作后句开头,叫做“顶针”。一联五法对仗,不显做作,此为新颖。
       灵动 头句导出主题,二句立论、定论,有起有落,引人深思;下联同式相应。这就是灵动。
       自然 以上联“同仰高才,才因报国才尤贵”为例,意脉由浅入深,语意自然。

       本题述:副联㈠写作要求达到贴切、新颖、灵动、自然。

       副联㈠评述:句式宽对,平仄邻对,节奏等同、顺畅,语意相关,意脉相通,对联要素近于工对。对联写作达到贴切、新颖、灵动、自然要求。此联为揭晓联之最佳对。

      (三)牌坊副联㈡

       学贯中西,黔中岭南无双士;术通儒法,清末明初第一人。  

                                                                     作者:王希运   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信访局

         注释:【学贯】学:(名)学问、知识;贯:(动)贯通;词义:学识全部透彻了解。【中西】中:(名)中国;西:(名)西方,指欧美两洲;词义:中国和西方(文化)。【黔中岭南】黔中:(名)贵州中部,泛指贵州;岭南:(名)指五岭以南的广东、广西;词义:贵州和两广。【无双】无:(动)没有;双:(形)一对;词义:第一。【术】(名)学术。【儒法】儒:(名)春秋时孔子创立的一种学说;法:(名)法律;词义:儒学与法律。【清末明初】清末,(名)清朝末期(终于1911年);明初,(名)明朝初期(始于1368年);语义,即1911溯至1368其间543年。

        1、对联要素分析

        第一要素  句式相同句式列析:

       上联  学  贯  中  西黔  中  岭  南  无  双  士

       词类  名  动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动  形  名

       结构  主  谓  联  合    联  合  联  合  补  充  名

                 主  谓  短  语    联  合  短  语  定中短语  

                 主            语     谓                              语

       下联  术  通  儒  法,  清  末  明  初  第  一  人

       词类  名  动  名  名      名  名  名  形  名  数  名

       结构  主  谓  联  合      联  合  联  合  补  充  名

                主  语  短  语      联  合  短  语  定中短语

                主             语      谓                               语

            下联“初”(形)、“第”(名)、“一”(数)与上联“南”(名)、“无”(动)、“双”(形)词类不相等。句式属于邻对。

         第二要素  平仄和谐

         平仄列析:

          - √ --    ―― √  ―――√

          学贯中西,黔中岭南无双士

     √ ― ―√      -√ ― ―√ ―― 

          术通儒法,清末明初第一人
    

       平仄  上联,首句为五言仄起式,缺“学”字仄声;第二句为五言平起式,缺“南”仄声,未符合五言仄起式+七言平起式格律;下联,因第四字“初”与“南”不对立,所以不是双数字对;虽然符合句脚对,但不是长联。故,副联(二)平仄对式不归类,属于宽对。
       节奏  上下联节奏均为“四四三”,节奏等同、顺畅。

        第三要素  语意相关

        第一字竖嵌“学、术”两字,属同小类名词,语意相关;上联赞学贯“无双士”,下联赞术通“第一人”,均指夏壮元超人学术,联意相关。

       本题述:副联㈡句式邻对,平仄宽对,节奏等同、顺畅,语意相关。

        2、对联写作要求分析

        贴切  《征联启事》载:“1904年,夏同龢东渡日本留学,入法政大学法政速成科第一班学习法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取得状元和留学生双重身份者。在日期间,夏同龢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其考试文章《清国财政策论》全文刊载于日本《法律新闻》上。”
       “学贯中西,黔中岭南无双士”中,“学贯中西”与“夏同龢东渡日本留学”语意相反。又,没有资料记载夏同龢是“学贯”第一人,把“学贯”与“双重身份”等同是概念错误;把夏同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说成是“黔中岭南”第一人,与史不符。上联语意与史南辕北辙。
      “术通儒法,清末明初第一人”中,“术通儒法”不是“状元和留学生双重身份者”。在中国、在岭南,在清末民国初期,术通儒法者孙中、康有为、梁启超等皆中华、世界瞩目。因此,把夏同龢述为“术通儒法”第一人,与史实不符。
      “清末明初”即清朝末期溯至明朝初期(1911溯至1368)540多年,与夏同龢清康熙八年至民国十四年(1868~1925)的57年间不重合、而且相反。故,下联语不符时。
       自然  上联“中”字复用,下联没有复字对应,属于失对。

       本题述:副联㈡存在着概念严重混乱,语意与史南辕北辙,上联两“中”复用失对,下联语符时。

        副联㈡评述:副联㈡基本具备对联要素,多处语意与史南辕北辙,两“中”复用失对。

       四、品读后记

     (一)座谈纪要

       品读成稿,经第五次修改后,送请诗友议论。几日后,2012年12月17日12时22分,电话通知我下午2时到文广局开会。待我抓紧第六次余稿修改完,赶到文广局时已是15时光景。

        会议设在文物办公室门道口,副局长聂凯华主持会议。李俊、罗锡寿、徐荣高三位老师在座,他们都是麻江文艺界的名家学者,有着诗圣、诗神的称誉。通过介绍,除李俊老师和我外,加上未到会的何林超主席和周家珩老年大学校长,都是夏同龢状元第牌坊征联评委。茶几上放着几分材料,其中有我的《品读夏同龢状元第牌坊征联揭晓联》(下称《品读》)第五稿。我正要入座,徐荣高老师对我说,你的应征联我提议适合挂在室内。我忙应道:我的水平不行,不敢奢望,我在《网上麻江》对网友说我是重在参与。在座评委人员表示,他们之所以没有参加状元第征稿,是为了保证公正评选。我如梦初醒,这些名家退避三舍,原来是在净身待职。
       会上,我先念我的《品读》第六稿,然后大家磋商。罗老师说,平时写了不下百副对联,但却没认真系统学习过对联知识,全凭实践摸索,最近还发现一件事能用一副对联表达的方法。我心想,这就是对联作法里的串对,一个意思分两句说,又叫流水对。徐老师说:“这次评选感觉是在矮子里面挑将军,难度比较大,评出的这几联都不理想。李老师对某人提揭晓联的意见说是吹毛求疵。我应道:吹毛求疵不一定是坏事,如将毛球利剌辟开,里面就有大瓣的毛栗。有老师对追究参评人员责任的意见感到愤慨,我则举例:央视曝光国家级藏宝是膺品一事时,紧追有关专家不负责任隔山签字的事。对我关于“附联(二)中的‘学贯中西’与夏同龢东渡日本留学史实相反”的解析,聂局说“中西文化包括日本文化、甚至韩国文化”。
       座谈将至尾声,曾正军局长前来与大家见面,聂局长作了简单汇报。曾局长问“这次评选有没有政治问题”,评委人员齐答“没有”。曾说:“没有就好。这次征联确实难,首先在省内征,没有好的,后又扩大在全国征。我不懂对联只有请大家把关,评出来的对联已请全国书法专家书写,光书法费财政就拨了1万元钱。这件事(指提意见),早一个月就好了,现在是骑虎难下。夏景卓书记将意见转到局里后,我们就只有找大家来商量怎么办。”我心里一怔,想不到意见稿还是经县委转下来的。对于揭晓联,老师们认为“没有多大问题”。罗老师说他发现毛主席《为女民兵题照》中“中华儿女”用词不当的错处;曾局说,他书写毛主席的一首七律就有几个不同的版本。于是众云:学术争论是常事,而且还是久争无果的事。最后,评选组提出如下意见:
        1、空下主联:
        毓秀钟灵,高枧长留才子第;崇文尚学,麻江犹沐状元风。横额:常仰贤
         2、保留附联㈠:
         同仰高才,才因报国才尤贵;龢臻盛景,景以宜人景自佳。
         3、修改附联㈡:
        学贯中西,黔中岭南无双士;术通儒法,清末明初第一人。
        修改一:上联两个“中”字重复,下联没有对应,此为明显的失对。将第二句“黔中”改为“黔东”;
       修改二:“明初”在《征联启事》上属于打错,将“明初”更为“民初”。

        根据评委的意见,曾局在复印件上作了改动。最后,曾局征求我的意见,我说我是学术意见者,不是评选成员,没有发言权。曾局长说要将讨论结果向夏书记汇报,便离开会场。

       (二)会后考证
        座谈会后,我针对会上的一些疑点问进行了考核:
        1、稿子传递。会后一日,街遇甘辛老师,我问及意见稿的外传情况。他说,他将稿子转给多人阅过,有杨通道、文学森、冉瑞华、金贞奇、蔡小地等,这些诗友对状元第牌坊揭晓联早有意见,相互也摆谈过,所以想听听他们的意见。不想,诗友们竟向县委作了反映。诗友们认为,麻江县打造壮元文化,不应该如此低劣。
        2、将副联(二)之“黔中”改为“黔东”后,语义偏离了联意。座谈会上,评委们提出了将副联㈡“学贯中西,黔中岭南无双士”之“黔中”改为“黔东”。殊不知这样一改,联意偏离了壮元地。“黔中岭南”之“黔中”,为贵州中部,也借指贵州;“岭南”为五岭以南的广东、广西,义即贵州和两广地区。麻江,地处黔中,是联语“黔中”特指区域。改为“黔东”,变成了特指贵州东部(具体为铜仁和黔东南一带),不仅没有了涵界贵州全境的意义,而且也边缘了麻江。那么,“黔中岭南无双士”也就与壮元地的麻江无关了。
        3、评委关于“中西文化包括日本文化、甚至韩国文化”说法,与史不符。
       《品读》提出了“附联(二)‘学贯中西’与夏同龢东渡日本留学南辕北辙”。“中西”,根据语境,属名词联合短语,义即中国和西方(文化)。典释:“西方”,“指欧美各国,有时特指欧洲资本主义各国和美国”; “日本”则指为 “东洋。“西方”和“东洋”两者互为反义。从文化概念看,典释:“清末我国称欧美资产阶级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西学”,《历史卷·近代史》载:“时务学堂  清末维新派创办的学堂……学堂章程规定‘学生所学,中西并重’……教学内容包括经、史、诸子和西方的政治法律和自然科学”。可见,中西文化概念,史典载述非常清楚。以“学贯中西”指代夏同龢东渡日本留学,以“中西文化包括日本文化、甚至韩国文化”释,真真是以东指西、糊涂东西了。
        4、关于“民初”一词的质疑。副联㈡:“学贯中西,黔中岭南无双士;术通儒法,清末明初第一人”。《品读》认为,“清末明初”(从1911年溯至1368年)约543年已经提前15年消逝在夏同龢状元(1868~1925)57年间,故言不符时。评委说是误抄,便把“明初”更为“民初”。这样,“民初”就成了“民国初期”的简称。品读者认为,“民初”作为“民国初期”的简称,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
      典释:“民”的基本意义是“人民、人群或人、民间、非军事的”,没有“朝代”义项,它不像“唐”、“宋”、“元”、“清”等语素具有“朝代”释义,所以“民”不能代称“民国”。
        “民国”是两个语素构成的合成词,其中,“民”是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国”是能够单独成词的语素。所以“民”不能代替“国”。
       “民国”是由两个不相同的词根结合的偏正型合成词。所谓偏正型,即是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具体说, “民”是修饰、限制成分,“国”是被修饰、限制成分;在语法结构中,“民”是定语,“国”是中心语。除了谜语语体外,哪有以定语代称中心语的?
       “民国”是两个语素构成的词。词是句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单位。既然最小,就是不能再缩简,所以“民国”不能再小成“民”了。
        既然“民“不能代称“民国”,“民初”就是“人民之初或人之初”意义了,这与“民国初期”相去甚远。
     “民初”,在《中国通史》、《贵州通史》、《麻江县志》及诸典未见。
       故,“民初”代称“民国初期”不成立。
        5、座谈会上,一些疑点令品读者至今无解。一是,《征联启事》没有言明征联单位具有作品修改权,修改前又没有征求作者意见,贸然改动,是不是违反《中国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二是,附联(二)“学贯中西,黔中岭南无双士;术通儒法,清末明初第一人”仅22字,评委改动了“黔中”、更正了“明初”、胡谄了“中西”,原作还有几何?揭晓联还有揭晓价值么?

        品读者认为, 正如《征联启事》所述:“夏同龢,麻江县高枧人,于1898年考中清戊戌科状元,成为贵州历史上仅有的两个文状元之一。1904年,夏同龢东渡日本留学,入法政大学法政速成科第一班学习法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取得状元和留学生双重身份者。”两个第一,凸显现出麻江文化的高度,麻江人应该有责任、有能力将夏同龢状元文化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亮点。

      (三)品读感言

                              感 悟

        揭晓对联议论多,细细品味又琢磨;

        难怪夜郎目光短,难怪黔驴几蹄脚;

         状元牌坊无佳对,务实攻坚又如何?

                               品 评   

        状元被贬为才子,徽民五法传佳作;

        两中失对语意乱,魁首横批意淡漠。

        一字千金当然贵,两万银钱字一箩。

 
       (四)稿件送审     

         本稿之前稿,为送审稿,首页天头注﹝送审稿件,慎外传阅﹞字样,于2012年12月31日完成。完稿日下午,复印件送请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广电局文物所以及部分诗友审阅,2013年1 月5日又送请县老年诗书画联谊会审阅。送稿后10日,分别登门收集意见,均无反馈,至3月中旬亦无反馈。今将稿件再次修改后,公之于众,共同切磋。

  本稿上传网上稿为精简稿,删除后注与脚注;纸稿,保持原稿全文。
                                                                                                    2013年3月6日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麻江电商创客麻江电商创客
  • 发表于:2013/3/7 8:28:36
  • 来自:贵州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厉害。为麻江文化而顶起。
(0)
(0)
  
  • undefined1
  • 发表于:2013/3/11 23:44:25
  • 来自:贵州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发表的作者这么有才能,怎么不去当“叫兽”,来这点指指点点的,别在网上找来这些来证明自己的能耐!你这种人在社会上就是个垃圾,Idiot, silly B 。呸!
(0)
(0)
潘朝婷
潘朝婷: So, jerk! Your English is pretty good? You use your poor English to comment on an old man? Would you like to talk with me? BTW, you just know the word of "silly"? Come on.I tell you some word was made for you. Listen to-----
潘朝婷
潘朝婷: 回复 潘朝婷:You cheap, lying, no good, rotten, floor flushing, low life, snake licking, dirt eating, inbred, over-stuffed, ignorant, blood-sucking, dog kissing, brainless, dickless, hopeless, heartless, fatass, bug-eyed, stiff-legged, spineless, worm-headed sack of monkey shit! So what the hell did you see that?
潘朝婷
潘朝婷: 你要是查字典才知道我在说什么,那以后就别用英语装知识文化者了哟,请用文明言语共造文明社会!你会用英语骂人还有比你更会的人只是语言不是拿来给你用在这些事情上的,好吗!介意你多读书!
  
麻江电商创客麻江电商创客
  • 发表于:2013/3/12 8:17:18
  • 来自:贵州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引用:原文由 1 发表于 2013-3-11 23:44:25 :
发表的作者这么有才能,怎么不去当“叫兽”,来这点指指点点的,别在网上找来这些来证明自己的能耐!你这种人在社会上就是个垃圾,Idiot, silly B 。呸!

我也来说说吧:你这样说就是你的不对了。学术上争论无休止,百家争鸣,这个很正常,虽然我看不懂,但你也不可能这样说楼主呀!你这种居心不良,不敢面对,就知道骂人的人才是社会上的垃圾。大家说是不?
(0)
(0)
  
  • 悠悠的眼泪
  • 发表于:2013/3/12 9:23:15
  • 来自:贵州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引用:原文由 七豹 发表于 2013-3-12 8:17:18 :
引用:原文由 1 发表于 2013-3-11 23:44:25 :
发表的作者这么有才能,怎么不去当“叫兽”,来这点指指点点的,别在网上找来这些来证明自己的能耐!你这种人在社会上就是个垃圾,Idiot, silly B 。呸!

我也来说说吧:你这样说就是你的不对了。学术上争论无休止,百家争鸣,这个很正常,虽然我看不懂,但你也不可能这样说楼主呀!你这种居心不良,不敢面对,就知道骂人的人才是社会上的垃圾。大家说是不?
(0)
(0)
  • undefined1
  • 发表于:2013/3/12 10:23:32
  • 来自:贵州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楼(七豹)的帖子

你既然看不懂,你就别在这叫嚣!
(0)
(0)
麻江电商创客麻江电商创客
  • 发表于:2013/3/12 11:56:22
  • 来自:贵州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既然5楼看得懂,请提出你的看法进行辩驳,不要就知道骂人。如果你能辩得过楼主,你就是能人,如果辩不过,就是只会骂人的小人。
(0)
(0)
  • 转战麻江
  • 发表于:2013/3/12 15:16:43
  • 来自:贵州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楼主很有才,评得也很实在,能不能就征联写出自己的作品来也让大家品评下,建设麻江不是论出来的,要靠大家实实在在做出来.
(0)
(0)
麻江电商创客麻江电商创客
  • 发表于:2013/3/12 15:23:29
  • 来自:贵州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引用:原文由 转战麻江 发表于 2013-3-12 15:16:43 :
楼主很有才,评得也很实在,能不能就征联写出自己的作品来也让大家品评下,建设麻江不是论出来的,要靠大家实实在在做出来.

我看过楼主写的,当时征联启示里有。

主题:麻江县夏同龢状元第牌坊征联启事
网址:http://www.mj.ccoo.cn/forum/thread-5067733-1-1.html
(0)
(0)
麻江电商创客麻江电商创客
  • 发表于:2013/3/13 17:30:05
  • 来自:贵州
  1. 1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太棒了,得到了官方的观注。支持楼主,创作再创作。
(0)
(0)
  • 春??????
  • 发表于:2015/9/3 21:45:24
  • 来自:贵州
  1. 1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不讲话。
来自手机版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43df06a12cdb8fcd0b249d46f72670eb